KLM uses cookies .
KLM’s websites use cookies and similar technologies. KLM uses functional cookies to ensure that the websites operate properly and analytic cookies to make your user experience optimal. Third parties place marketing and other cookies on the websites to display personalised advertisements for you. These third parties may monitor your internet behaviour through these cookies. By clicking ‘agree’ next to this or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website, you thereby give consent for the placement of these cookies. If you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cookies or adjusting your cookie settings, please read KLM’s cookie policy .
您的瀏覽器似乎已過時。
若要安全使用 KLM.com 的所有功能,我們建議您更新瀏覽器,或者選擇其他瀏覽器。 繼續使用此版本瀏覽器可能會導致本網站的部分內容無法正常地顯示。 並且,更新瀏覽器後,您的個人資訊能夠受到更好,更安全的保護。
近年來,南特因現代藝術與設計而知名度大增。但也千萬別忽略了這座港都的古老中心,至今依舊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您可以欣賞菲多島上豐富珍貴的 18 世紀建築,這裡之前是羅亞爾河 (Loire) 支流上的小島。
在過去,菲多島可說是南特的「比佛利山莊」。在 18 世紀中葉左右,南特因與法國殖民地進行貿易而獲利不少,當時的富商便建起非常豪華的社區。他們選擇的獨特地點便是羅亞爾河支流的小島。直至今日,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的雪白外觀仍引得行人駐足欣賞。只要仰頭便能看到最美麗的雕像,法式風格陽台上隨處可見的鐵雕欄杆也讓人讚嘆不已。
菲多島有些建築看起來稍微傾斜,這並不是光學幻覺。由於建在砂質土壤上,該區在建成一百年後開始下沉。儘管人們還是稱其為菲多島,但其實很久以前就不再是座島了。1930 年代,羅亞爾河支流開始淤積,因此原本是郊區的菲多島便與南特市合而為一。
不過,河床經過綠化後形成了「綠帶」,得以保留了些小島風情。在 Quai Turenne 一帶尤其明顯,從這裡的房屋眺望出去可以看到假的碼頭和下陷的草坪,入夜後,便彷彿有河水依然在流動的錯覺。在夏季,草坪成了綠意盎然的沙灘,學生就在陽光下閱讀。與碼頭平行的 Kervégan 路鋪滿了鵝卵石,非常美麗。南特的名人儒勒.凡爾納 (Jules Verne) 便是在此地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