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多島有些建築看起來稍微傾斜,這並不是光學幻覺。由於建在砂質土壤上,該區在建成一百年後開始下沉。儘管人們還是稱其為菲多島,但其實很久以前就不再是座島了。1930 年代,羅亞爾河支流開始淤積,因此原本是郊區的菲多島便與南特市合而為一。
不過,河床經過綠化後形成了「綠帶」,得以保留了些小島風情。在 Quai Turenne 一帶尤其明顯,從這裡的房屋眺望出去可以看到假的碼頭和下陷的草坪,入夜後,便彷彿有河水依然在流動的錯覺。在夏季,草坪成了綠意盎然的沙灘,學生就在陽光下閱讀。與碼頭平行的 Kervégan 路鋪滿了鵝卵石,非常美麗。南特的名人儒勒.凡爾納 (Jules Verne) 便是在此地誕生。